宇宙生命是由很多微妙瞬间组成的,它所牵扯出的是庞杂丰富、矛盾张力、平衡又暧昧的知觉触点。
在2011年的单屏录像《黎明是黄昏的灰烬》里,我将镜头对焦夜色中长安街上的华灯以及在它笼罩下的情境。此刻,在这个政治空间中没有具体描绘某一物、某一人或某一事件,甚至看不清任何景象。等待中路灯瞬间熄灭,黑暗中的城市随后才慢慢显现出来,惨白的如同物质燃烧后的灰烬。路灯熄灭预示著崭新的一天,城市生活的开始以及希望,而透过镜头看到的是别样的暗示。
与此相关的延续性创作在我的最新个展《白夜谭》(2019)里得以窥见:《yosemite》由2部分组成:一整面墙的俯视下的高速公路巨幅摄影和在这之上的黄色LED走字屏。其中,走字屏的内容摘自施特劳斯《忧郁的热带》中的章节 一 《船上所记》。与其说这是一段文字描述的日落和日出-即黎明和黄昏,不如说它是在用艺术家之笔触来勾画的微妙至极的动态影像。它是我见过的最细腻最迷人的影像。我一直对这样的瞬间保有极大的兴趣。在《黎明是黄昏的灰烬》中我试图用摄像机捕捉长安街上黎明时分的太阳滑上地平线的前后一分钟。在我看来,它既是完全抽象的,又是彻底具象的; 于此同时,它包含了所有可监视的情形,还有未尽到的诉说。
《黎明是黄昏的灰烬》,2011,录像,3分15秒。鸣谢艺术家及北京公社。
Everyday Holiday Squad(又称Side Core)是一个成立于2015年的日本艺术团体,成员包括涂鸦艺术家、策展人及电影制片人。他们的作品不能被归类,而是糅合了由装置艺术、公共场所和街头文化的元素而成的作品。
《Rode Work》记录了在日本石卷市一个夜间在施工成为临时滑板公园的建筑工地。该项目曾于2017年Reborn Art Festival上展示,而艺术节本身旨在复兴经历了日本历史上最大地震的城市及人民生活。
在这部影像作品中,一堆闪烁的灯光和危险标志提醒著附近的驾驶者,要注意位于地震灾区工业村内的滑板场。当两位身穿显眼反光衣的滑板手滑过滑板场时,仿佛提醒了我们创造力源于破坏。此外,这作品中的视觉双关语亦很重要,指出了滑板被禁于日本公众地方与其即将在2021年东京夏季奥运会上成为一项竞技运动之间的矛盾。
《Rode Work》通过强调自我表达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性,证明了街头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暗中的关系。Everyday Holiday Squad利用滑板手于公众地方滑过的画面,展示艺术倡议如何帮助石卷市摆脱灾难后的阴影。
《Rode Work》,2017,录像,彩色、有声、2分42秒。鸣谢艺术家。
王拓的影像经常是种时空综合体。他近年开启的东北项目中的首部作品《烟火》(2018) 中的一条主要线索演绎自对「张扣扣复仇案」的侧写及其重新排演。对王拓来说,复仇这种身体力行的冲动之所以能够和一个复杂的东北论述产生共振,不仅是因为这种古典的激烈动作如同一个时空穿刺的印证,更是因为复仇本身驱动了一系列个人的仪式,并作为必要的中介,成为身份转化的契机。
在《烟火》中我们看到一个同时存在于两重交错现实中的农民工形象。一边,这位农民工正在一个时空感异常模糊的电影道具仓库中,通过阅读古代志异与民国传奇,将自我投射进一个个文本中,并在现实亦或是他的幻想中进行著一次次的「演练」;另一边,艺术家对这位在东北某小城的打工者进行了样本式的观察,记录下他的日常、情感与返乡之路。真实的记录慢慢变成了对这起中国近期发生并被广泛讨论的社会暴力事件的戏剧化「重新排演」。在这个有关复仇的叙述中,疗愈长久沉积的创伤仿佛变成了一场需要等待的仪式。艺术家通过这场身体式的「反扑」,暗示出一种社会性身份与内在身份之间的撕裂,以及个体病症与庞然现实之间的潜在矛盾。
《烟火》,2018,单频4K录像,彩色、有声、31分18秒。鸣谢艺术家。
Sinae Yoo的录像作品《Dancing Eyes III》本身是她的展览「Guilt Trip」的一部分,曾于位于琉森的sic! Raum für Kunst 和柏林的Neumeister Bar-Am 展出。这多媒体作品著重于收集和混合视觉材料,艺术家更认为,这是「说明了生活在成果导向型的压抑社会中、资本主义给予的压力」。作品描绘了愉悦、罪疚、异化和顺从的意象,以探索道德模棱两可的主体观。
《Dancing Eyes III》,2019,录像,彩色、有声、5分35秒。鸣谢艺术家。
我以3D扫描和翻模两种不同的方法,复制台湾第一对连体婴兄弟张忠义的身体,并在与张忠义合作的过程中,探索生命如何被陈列与展示的技术。
1979年,忠仁忠义兄弟三岁,在台湾接受连体婴分割手术,手术历时十二个小时,全程于电视直播。在这不寻常的媒体宣传过程与时空背景里,手术成为各种社会与政治象征。当年为了分割手术练习,台大医院邀请了艺术家谢孝德,试图将连体婴的身体翻模,提供给手术医生进行练习。然而因婴儿不受控制,人体翻模失败了,只能以泥塑方式完成雕塑。在这件作品《副本人》中,我重新翻模了四十三岁的张忠义身体,再使用3D扫描技术建立身体档案,并以这些档案为素材,拍摄了他年轻的过往记忆。
二十一岁的张忠义,曾经演出电影《假面超人》,在电影中扮演一位经营废弃公车改装之茶艺馆的老板。二十多年后,他仍反复想像著经营那间电影里的废弃公车茶艺馆。而现实生活中的妻子与两位小孩,亦重叠于这段想像的场景之中。
《副本人》,2019,单频道录像,21分16秒。鸣谢艺术家及Vanguard Gallery。
剧本 陈琬尹
演员 张忠义
人体翻模 鼻孔工作室
3D扫描 固态记忆
摄影师 陈冠宇
无人机飞手 叶凭鑫
灯光师 郑得寿
灯光助理 廖竺洧、江冠陞
调光师 江伟
3D后期 徐廉杰
这个影像作品记录了艺术家金熙天 (Kim Heecheon) 潜入水底探索及与潜水员会面。在下水之前,他透过漂浮舱进行过一次模拟潜水。漂浮舱说是「能阻隔外来干扰的模拟舱」,可以阻隔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感受。身在漂浮舱中,人会失去对身体的感觉,因此能够完全专注于自己的思想。但是随著漂浮训练的进行,人会开始感到困惑,不能确定自己是处于模拟状态还是真正在潜水。当他们陷入对现实环境意识不清的状态时,漂浮舱营造的感官刺激就变得更明显。这个「舱」则构成了一个框架,虚实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但同时虚实的这界线亦变得更加明显。
对于可以改变人类认知而发明的新设备和工具金熙天 (Kim Heecheon)都感到好奇。他对设备及工具提出具体的假设,并以各种方式进行推测。他亦将这些假设套用及测试,用于建构作品叙述。首先,他以纪录片般的拍摄手法记录实际情况,该拍摄则成为了用作支持假设的「实物」。艺术家积极地将数码科技应用到他的影片,例如GPS、 虚拟实景、人脸交换、游戏等。在他的艺术实践中,数码科技的应用是他的主要视觉修辞手法,并用作刺激现实生活中的认知。通过这些方法,金熙天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寻常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所意识到的虚拟感知和现实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而虚实之间的边界消失后又再出现。他观察到科技的发展如何导致科技可以无形的存在,并意识到这现象发展得比我们想像的快。他以「未来」数码科技和图像来制作作品,但是他呈现的「未来」叙述往往超出我们一般想像的。
对于人类来说,认知和意识可以像身体状态一样现实。我们有时会体验到一种感知,它可以很强大,甚至模糊了我们对现实周围的警觉。在某些情况,现实的理论和概念会变得毫无意义,唯我们有能力感知。这些情况的暂时性却不可套用于时序,因为这不受时间性或速度影响。 金熙天根据这种暂时性展开叙事,有些人会视他论述当中的暂时性为新体验—但实际体验却很真实,尤如进入了一个真实的装置,入内有镜头为舱内的人提供全视角,令人意识不到自己已进入了另一时空。生活于这个时代,暂时性其实并不怪异,而是很真实。
《分叉水缸深处》,2019,单频道高清录像(16:9),立体声,43分钟。由Sonje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并制片。首尔艺术文化基金资助。鸣谢艺术家。
制片经理(韩国)洪敏熙
制片经理(墨西哥)卡洛斯·阿尔伯特·索拉勒斯
摄制团队 金熙天、伊丽莎白·毕普
水下摄影 宋叶润
3D建模 钱赫
动作捕捉助理 朴景顺
声音设计 崔吉洋
「邪教」声轨 明孙及
演出
(墨西哥)
卡斯、毕普、鲍丽娜、哈希、伊玛努尔、戴安、拉劳、伊萨、卡拉、阿兰、赞德、亚利山德罗、鲁本、维安尼、奥兰多、阿克索、亚历克斯
(韩国)
宋叶润、洪敏熙、具河苏
一位已疲乏到极点的外卖小哥瘫倒在街边公园的长椅上,熟睡了。而在被长镜头所虚构出的梦境中,这些个体的劳动者们被聚集在荒漠中的一处山寨公园里: 在这里,奔波的外卖骑士成为了静止的「塑像」,形成了与他们日夜疲于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反差。这些原本离散的当代劳动者的集体出场,指向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反⾯:在技术与资本共谋下愈发同质化的城市生活,及其所造成的新型劳动与社会剥削——永远不能减速的移动和永远无法停止的劳动。睡眠成为了这些移动者们所 无法承受的风险。在超现实却又极端写实的梦境中,艺术家试图去捕捉到这自身所处时代的倦怠与焦虑——在现实中一直移动著的人,在梦里应该一动不动,在现实中从未被记住的脸,在梦中应该被给予特写。
《梦中的投递》 2018,9分50秒,单频道4k高清录像,(4096 × 1728),宽高比2.35:1,彩色,有声。
摄影 陈晓蒙 大彬 马永哲
声音 张致远
郑源作品
作为八十年代香港和世界青少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曹斐的《乐旧‧图新》灵感主要参考自同时代电子游戏。透过此视频装置作品,艺术家企图将集体回忆转化为当下的现实。作品本身延续曹斐之前的多媒体项目,探索中国年青一代的梦想与抱负,与他们如何战胜或逃避现实的策略。曹斐以多媒体装置和视频创作为人所熟知。她的影像和装置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纪实的惯例,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不安的变化。
包括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市区多处地点均可观赏《乐旧‧图新》,让全城观众亲身体验视觉震撼。 《乐旧‧图新》于2015年3月13至17日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期间,每晚投影于位处九龙维港海滨的香港地标—— 楼高490 米的环球贸易广场( ICC )外墙。
《乐旧‧图新》,2015,灯光装置,5分钟,尺寸可变。音乐鸣谢李劲松。作品由巴塞尔艺博会与香港环球贸易广场联合委任。
Nova
曹斐,《Nova》,2019,鸣谢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Sprüth Magers。
生活的苦如果可以淡忘,那么快乐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足以让我们忘记。容易的方式,简单的快乐,我们不再背负什么,什么也不再重要,任何的人只需要毫无阻隔地融合,毫无顾虑地继续舞蹈,在瞬间中得到快乐的永恒。
《嘻哈:广州》,2003年单频道录像,3分28秒,比例5:4,彩色,有声。鸣谢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Sprüth Mag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