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athan Martin
Jonathan Martin(1986年出生于巴黎Les Lilas),现于巴黎及L’Île-Saint-Denis工作及生活。Martin的作品,包括电影、绘画和电子杂志的出版。其作品的出发点往往出于流行歌曲、船舶上的公众声音、秘密信息,以及他称为来自机械复制的快感等。就像他的电影 《War Whoop》 (2012)、《Bleach》 (2013)及《Francilia》 (2014)。Martin曾与Mimosa Echard在法国尼斯Circonstance画廊举办展览「Mithril」,及参与展览「The Rings」,成为巴黎东京宫皮埃尔博格-伊夫圣罗兰基金会(Fondation Pierre Bergé – Yves St Laurent)展览的一部份。Martin现为驻巴黎东京宫Le Pavillon Neuflize OBC研究实验室的艺术家。
展场有一道布满水墨绘画的墙身,是艺术家从2012到展览前一刻为止的所有创作,纪录了流行图像的变迁,以及艺术家的一直演变的路向。另外,Martin又透过一首流行歌曲作为想像的时空,创造了四部35毫米和16毫米的电影。在作品《War Whoop》(2012)中,胶片的几何刮痕概念是由北欧及纳瓦霍地毯而来,后来得到 Floyd Ming and his Pep-Steppers在1952年由实验电影制片人Harry Smith发布和编制的《美国民间音乐选集》中一首1928年的曲子《Indian War Whoop》的催化。作品《Rosefilm》(2013) 以人手数计珍珠的行为表达了不连贯的动作,反思这些动作的完整性。 在作品《Braids of Space and Time》(2013)中,摄录机注视一双编织树叶的手,就似是想激起电影本身的迷幻声波频率。最后,作品《Bleach》(2013)透过把录像淹没在腐蚀性化学物中,重新演绎了美国摇滚乐队Nirvana的歌曲《潜水》,突出乐队神秘的特质制造出的凄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