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秋莎的藝術創作不拘泥於特定的媒介,其作品包括攝影、錄像、繪畫、裝置等,作品內容以具體而細微的個人經歷為主,卻往往能夠從日常性中抽離、並超越於對情感的直接述說,進入到更為本質的形式層面。這些由身體部位傳達的日常生活的微妙體驗,在她的數部作品中反復出現,大多相對模糊的隱喻姿態表現。馬秋莎作品中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代際差異,對近幾十年來高速發展下的社會文化變革,她的作品中註入了相關微妙卻明確的標誌和象徵符號。在挖掘個人和集體記憶方面,她為觀眾提供對人類體驗的深刻洞察。從某種意義上說,她的所有作品都是意象性的,在不同場景中,她常用「窗口」作為修辭工具,呈現其構思的各種視角。馬秋莎的作品把關係、物品、結構和故事結合起來,去推翻對它們的歷史的主流解讀,成為記錄這個國家的動盪及政治、社會變遷的重要文獻。

馬秋莎1982年出生於北京,200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畢業於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電子綜合藝術專業藝術,獲碩士學位,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她的個展曾在英國 Middlesbrough Institute of Modern Art 、OCAT西安、北京公社、曼切斯特華人藝術中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泰康空間舉行。她的作品曾於德國戴姆勒當代藝術中心、洛杉磯郡美術館、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芝加哥大學斯瑪特藝術博物館、成都麓湖·A4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chi K11美術館、香港Para/Site、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德國卡爾斯魯爾藝術與媒體中心、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加州橘郡美術館、土耳其Borusan Contemporary、佛羅里達坦帕藝術博物館、佛羅里達聖彼得斯堡美術館、荷蘭格羅寧根美術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美國休斯頓當代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紐約International Studio & Curatorial Program、俾爾根國際藝術基金會、挪威斯塔萬格美術館等多處展出。馬秋莎曾被提名「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2019)、「皮埃爾·於貝爾獎」(2014)及「第七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2017、2013)。

banner
logo